餐厅在预约订餐环节,应该完成哪些工作才算做好了订餐?
订餐就只是把用餐时间和菜单排好就可以了吗?
中餐企业到底应该用会员系统还是预订系统?
数字化订餐系统在管理客源上又能发挥哪些作用?
以下内容精细讲解了数字化系统的客源管理基础知识,为餐饮人更好的发挥预订环节在销售、客源积累等方面的,打下坚实基础。
餐厅预订为什么要用数字化系统
1. 精准的顾客画像-为了更好的了解顾客
即便是已经使用了预订系统的餐厅,但是大家关注的仍然是常规的预订信息(姓名、电话、到店时间订了多少桌),类似传统的预订本,预订系统的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其实中餐企业要关注的不只是基础信息,我们需要更好的了解顾客,更全面的熟悉顾客。
2. 高效的运营服务-为了更好的用餐体验
餐饮服务,包括热情度(微笑、问好)、流畅度(更多的是餐厅准备)、专业度(餐饮行业支持)、敏锐度(对顾客需求的精准把控:杯子碰碎了是否能马上清理、换新)等等。
例如在餐前,通过完整的客资信息,为顾客提前安排好(比如制作时间较长的煲汤、炖煮类的菜品),缩短等待时间又保证口味,是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的基础。
3. 精准的营销转化-为了更好的复购消费
使用预订系统后,可以根据宴会类型的标签,做更精准的消费转化。
比如,您的餐厅无论是否用过数字化系统,宴会厅一定是做过婚宴的,但是在第二年的结婚当日,销售经理有没有再去打过电话送去纪念日祝福?给顾客做二次触达?
这种情况,如果使用了数字化预订系统,系统就能很好的帮助宴会型企业拉动复购消费的。
4. 规范的信息管理-为了客户信息更安全
数据完整是对业务负责任,也是对营销人员的基本要求。
预订系统可以查看到每一位销售经理所管理的顾客的客资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查看销售人员的客资留存工作是否到位。
很多餐企认为自己有会员营销系统,也有这些功能。但对于中餐企业来说,应该更侧重把这部分内容放到预订环节,因为中餐的销售环节在预订、用餐体验环节依赖预订、复购拉动要靠预订。
5. 完整的数据归集-通过数据驱动经营
统计业绩是餐企日常运营的难题。但是通过系统可以轻松查看业绩完成进度、老客维护、新客拓客完成度等内容。
数字化客源管理的目的是将客户数据资产化,并进行经营价值的转化。做好了服务,二次消费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预订系统在客源管理中有什么用?
1、客资信息收集
除了基础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系统内还提供了喜好、忌口、服务要求、纪念日、籍贯、病症和不良记录等信息收集。
为什么要收集这些信息?比如单位信息,在开票的时候可以收集到。那么在尾牙答谢会、年会、端午中秋的宴会、礼盒的销售,都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与顾客进行深度互动的。
而籍贯信息则是服务中能很好的提供情绪价值的点。
2、客户价值分类-RFM模型
通过消费时间、消费频次、消费金额三个维度,可以判定该消费者是否为后期需要维护的高价值客户。
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如果餐厅管理者对销售经理提到高价值顾客,他们很容易想到“VIP”,那么企业关注的VIP客户都有什么特点呢?针对VIP客户又应该制定哪些针对性的服务措施?这都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业态、客群、客单等情况,个性化梳理的。
待这一体系建立好之后,就可以通过系统的“分类标签”功能进行落地。“分类标签”尽量少、“服务措施”尽量精。
3、客户资源开发-随客开发
邀请函转发给随客,获取随客信息,这也是中餐拓客的重要方式。
4、顾客体验提升-一通预订电话开始的极致体验
在这一部分,重点强调“五定”、“三控”、“一接待”。
五定:定人员、定时间、定餐位、定菜品、定服务
三控:餐前准备、餐中巡房、餐后回访
一接待:服务接待
同时,餐饮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预订员在预订推荐菜品的习惯,因为预订环节推荐菜品,是可以提升厨房备料的稳定性的。
5、营业业绩统计-客户管理成绩单
在业绩统计上,提出以下观点
(1)订单数比销售额更重要
从营销人员的管理上讲,很多企业更关注某个营销人员的销售额,但评价营销经理,订单数比销售额更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找他预订的顾客更多,与顾客的粘性更强。
(2)新增客量比老客存量更重要
传统上,销售经理的资历越久,客户积累越多,但其中本质上是存量。这就可能带来“吃老本”的问题。而餐厅的可持续经营,不仅要靠存量,更需要依赖新客流量,因此业绩考量时一定要看新客增量。
(3)客户资料完善度比客户名单更重要
有1000个电话号码,不如有100个生日信息更有价值,因为生日信息的转化更直接、更好的营销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