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在中国餐饮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火锅店数量猛增。当前,中国火锅行业已经走到了快速成长期,呈现是一片炽热的红海景象,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成熟市场竞争升级的表现,也是消费需求升级的结果。
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火锅行业的总收入就已达到了8757亿元,占据了整个餐饮行业总收入的22%,是餐饮的一大业态。预测数据显示,至2022年中国火锅营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在整个餐饮行业总收入的占比提升至23.5%。而火锅能成为餐饮行业中份额较大的品类,市场火红,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因素:
1、易扩张、易标准化
火锅这个行业在供给端易复制,底料、蘸料、菜品都可以快速供应,门店可复制性亦强,门店拓展速度极快。海底捞和呷哺呷哺过去三年店面数量翻倍增加。
2、人员简单、成本低
火锅相较于中餐后厨更为简单,食材处理、出品工序都较少,也由此人员成本比中餐更低。食材、人工都低,净利润自然就高了。据中国饭店协会《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火锅行业平均净利率为10.8%,远高于正餐、快餐及西餐;人力成本比例为13.9%,三项费用比例为26.5%,亦低于正餐、快餐和西餐。
3、营业时间长、坪效高、翻台率高
《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火锅每平米营收为2.13万元,低于常年,但仍高于正餐、快餐及西餐,人均劳效21.3万元,仅次于正餐的23.5万元;营业额增速0.6%,远高于正餐、快餐及西餐。同时火锅社交属性、品类吸客能力强,因此创收能力、盈利能力也远高于其他餐饮类。
4、消费人群庞大,市场规模持续稳增
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在现今的餐饮行业中,火锅占据了十分庞大的消费群体。火锅店相比于其他一些中餐馆,用餐时方便快捷,客流量大。菜品各色各样,口味特色明显,吸引大量消费者。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喜欢吃火锅,消费市场庞大,也成为当下备受很多国人青睐的投资项目、创业项目。
当前,随着国内火锅市场进入井喷期、成熟期,市场分化日益严重,洗牌加快,大型企业对市场的把控力不断加强,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在火锅消费中对就餐环境、菜品质量、连锁管理、品牌知名度、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关注与要求在不断提升,也让火锅企业面临诸多的挑战,痛点频现:
1.定位不准
相信很多创业者在第一次选择火锅店作为创业项目时,刚开始满怀信心,伊后都会犹豫不决。眼花缭乱、不同模式的火锅项目让创业者蠢蠢欲动,仿佛每一个项目的背后都暗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然而也一时让创业者头脑发热,无视自身的条件与能力以及经营目标,就盲目模仿匆匆上阵。同时,大同小异的火锅品类也让消费者难于选择。
2.同质化明显,服务体验不好
从装饰到环境,从产品到出品都基本相同,出品同质化、装修同质化、模式同质化、营销同质化,没有自身亮点。当这些物理层面口味、装修、服务、模式,已经和大多数火锅店一样的时候,精神上亦处于雷同,消费体验不好,消费者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了。
3.门槛低大量关店洗牌
当前,北上广深火锅门店倒闭率达10%,平均寿命长则3-4年,短则几个月,高淘汰率是火锅店常态。背后原因从供给端来看,是入行门槛太低,竞争力不强,逐利心态吹大泡沫。
4.缺乏互联网经营思维
火锅门店行业发展需要标准化、数字化,这个是火锅业的痛点,餐饮标准化不难,难的是标准化、数字化了还能保证好吃。以前选择一家餐厅,会通过朋友的推荐和街边的传单,而今天的餐饮已是依附于互联网、数字化的营销平台。所以要与众不同,必须在互联网、数字化中发现不同点,而不是拍脑袋决策,更不是老守线下。2020年疫情爆发,一些火锅店依靠线上外卖活下来,甚至成为“网红店”。
信息化管理应用落后
当前火锅企业生意普遍火红,加盟连锁店增多了,然而不少火锅企业仍然陷于半手工对账,各种经营报表出具时间不可控,严重影响管理决策,只得增加人员满足规模扩张,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同时落后的信息化程度无法及时满足成本跟踪、降低食材成本,供应链体系一直无法建立。
痛点驱动变革,火锅企业该如何破局逆袭?
火锅行业只有朝着品牌连锁化、精细化、数字化经营发展,火锅企业才能带来更多的精准客流量。品质是大方向,数字化是核心。只是很多火锅店都舍本逐末了。
那么困局之下,火锅企业该如何破局?数字化运营或成关键的抓手、破局的风口。
1、构建进入线下线上融合成一体的经营体系
去年疫情让餐饮遭遇了千年难遇重挫,是因为疫情打破了餐饮业持续了几千年的经营模型,出现了“门店接触不到消费者,也接触不到供应商”的状况。
当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核心,是火锅企业要充分考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过去的20年,点评、美团等互联网公司将餐饮带到了线上,而疫情加速了餐饮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而火锅企业一定要改变过去以堂食门店为经营场所的单一模型,进化到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四位一体”的立体模型,才能在下一个消费周期的到来前将自己从“单轮马车”升级成“四轮驱动的汽车”。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火锅企业正加速从单一的线下场景转向“线下+线上”的多元场景。除了各类传统餐企外,盒马鲜生、饿了么、山姆会员等企业的加入,预示着火锅的线上市场还在吸引着“跨界”企业。其中,外卖、新零售等是这些企业加码线上火锅的重要砝码。
2、构架数字中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效增速练内功
作为国内较早的火锅烧烤食材连锁便利超市暨知名火锅店,锅圈食汇近几年业务发展快速,连锁加盟店日益增多,锅圈食汇开始不断接入第三方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为了方便食材的仓储管理,会员管理,优化财务管理,选择了强大的餐饮管理系统……
锅圈食成功打通了会员中心、商品中心、供应链中心、采购中心等核心模块。系统架设完成后,不论加盟店开设在何地,总部都能对商品规格数量和价格进行即时调配按需调整,做到全国门店统一调配,提升锅圈在国内的影响力;还可以加盟店的会员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门店对会员恶意营销,造成锅圈口碑下滑。
数字化中台经典案例还有海底捞。海底捞从1994年创立品牌以来,已在全球开设近千家直营餐厅,其中近900家位于中国大陆的166个城市。多年来积攒的大量会员用户的活跃度成为其一大难题。
2020年年中,针对海底捞的需求与革新目标,海底捞定制了捞币商城积分系统,通过搭建业务中台系统,成功协调了海底捞外部系统、内部系统和外部资源系统,形成了统一战线,共同推动海底捞服务升级、管理升级和会员消费升级。
海底捞成功将自身的会员体系统一融合运用到了门店、app、微信小程序等多个场景,仅2020年在外卖业务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业绩快报显示,海底捞外送业务收入已超10亿元。
在后疫情、新基建时代,对火锅等传统餐饮企业的考验仍旧十分严峻,如何利用企业中台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让技术与业务高度融合为一体,打造不确定性时代下的高韧性企业,助力新经济协同发展,不仅具有借鉴和参考的重要价值,也将引领企业未来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新范式。
3、加强人工智能、机器人运用,智慧餐厅全面提升火锅店服务体验
当前,几乎所有的餐饮板块都在加码数智化。受疫情的催化,餐饮业的数智化进程加一步提速。包括火锅行业在内,数智正在成为餐饮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两年餐饮业的数字升级已经从数字阶段迈进了数智阶段。SaaS平台、微信小程序这样的数字工具正在快速普及化,大批火锅店的收银、会员管理、物料管理等均实现了线上化、数据化。与此同时,智慧火锅店的诞生也在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效率革命。
海底捞的智慧餐厅,配置机器人服务员、机械臂传菜、自动配锅机等,从前厅服务到后厨操作,均全面实现“数智化”,堪称经典。顾客点餐后,智能机器臂配菜,再轻松取下菜品,放到传送带上送至传菜口。之后经由送餐机器人准确无误地将菜品送到顾客桌子前,科技体验感十足。人工配菜员至少要10分钟,但机器臂仅用2分钟既能完成,缩短顾客等餐时间。
随着消费者更加关注饮食安全、营养健康,加之员工、食材、租金等各方面餐饮成本的上升,这将倒逼火锅等餐饮业注重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及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快智能化转型,对传统餐饮业的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等进行创新重构,构建智慧餐饮业新生态。
智慧餐厅是融合数字化,个性化,个人化的新型餐厅,能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用餐体验的需求。顾客从数字化点餐开始,就感觉现代化了,顾客的期望正改变,更多的选择和新技术意味着客户对包括餐饮零售在内的用餐或购物的态度正在快速演变。对于全渠道购物、定制、效率、透明度和体验本身的质量,顾客有一系列新的期望。数字化技术能够带给顾客新鲜感,对传统火锅等餐饮商家来说,需要新技术来满足顾客期望,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引领新时代的用餐体验。
4、建立SRM(供应商关系管理)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加强采购数字化
传统的采购模式下,没有统一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平台,规范供应商行为。伴随着火锅业务的不断发展,对食品供应商的安全资质和供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线下管理供应商的难度和工作量就越来越大,需要及时确认供应商资质,规避资质风险,降低采购成本;另外,随着门店扩展开业,配套物资采购及工程服务采购工作量大,在这种背景下,火锅企业建立SRM(供应商关系管理)数字化采购管理平台变得尤为重要,呷哺呷哺可谓是成功的典范。
5、精准运用大数据,实现千人千面触达精准营销
在火锅餐饮行业,开业店庆结束后生意日渐冷淡的不在少数,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客流量的数字化管理。因此火锅企业必须借助自建或第三方平台的大数据,对消费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为消费群体打标签,以此制定出相应的消费策略,合理运用一些创新性营销玩法,来吸引更多的消费客户,以大大提高营销的精准性。
2020年,呷哺呷哺集团资讯技术部不断摸索AI、IOT等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先后启动送餐机器人项目、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重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竞争力,构建了以灵活的前台、强大的中台、稳定的后台为核心的呷哺集团信息化智能分析系统大格局。
呷哺呷哺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集合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及异业数据,通过数据建模,整理出一套决策分析平台,供公司决策层分析使用,特别在顾客洞察、选址策略、促销策略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以快速决策反应、纠偏。呷哺呷哺并将标签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融入会员体系建设,实现消费人群特点的精准定位,从而实现千人千面触达精准营销,为企业从营销策略到发展定位都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指引,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及时。
火锅连锁企业的信息有效管控、精准营销,应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各业务体的经营状况及标准化落地,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支付和市场推广场景需求,将关键业务进行系统化改造,把控风险,提升效率,全面建立灵活的前后端系统,提升智能化水平,服务业务一线。
结束语
2020,突发的疫情让火锅企业再一次认识到了效率、线上和流量的重要性,在谋求生存之道的过程中,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成为火锅企业等餐饮业的破局之道。
走进2021年,后疫情、新基建时代迎面而来,重新审视火锅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高韧性智慧企业,火锅企业才能在未来真正的数字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对于火锅创业者来说,在创业的初期,诚越慧泰建议你要能够让自己的菜品有足够的优质,这样才能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亲睐;接着便要在品牌营销和商业模式上下功夫,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餐饮市场生存下去。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